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中国保险业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监管政策的调整,不少企业面临宏观经济放缓、保费增长乏力、银保销售下滑、资本市场低迷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使保险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转型”成为了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
在转型的市场实践中,部分公司以绩效考核为切入点,开始摸索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寿险公司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多以规模为核心,强调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而“价值考核体系”则注重以价值为核心的均衡发展,辅之以费用、品质和综合管理类指标,真正从公司价值的角度出发,全面考核管理层及员工的业绩表现。
“价值考核体系”中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价值指标的设定、价值目标的传导和价值激励的实施。
价值指标的设定:价值指标的定义、计算标准和考核权重等。
对于价值指标的定义,可以使用“一年新业务价值”(VNB),也可以使用“内含价值”(EV)。考虑到VNB能够更好地反映在一年内公司价值的变化情况,所以多数公司采用VNB,也有部分公司同时考虑VNB和EV。
计算标准方面,无论是VNB还是EV,由于其计算都涉及复杂的精算模型,具有延时性,同时也比较难以被非精算人员理解和应用,所以公司多采用因子法,即按照产品、缴费期或者渠道预先计算的VNB/EV因子,简化VNB/EV的使用。当然,也有一些中小型公司使用精算模型直接计算价值结果。
考核权重方面,一般公司对价值类指标的占比多在20%~60%之间。在由传统考核体系向价值类考核体系转变的过程中,多数公司倾向逐年增加价值类考核权重,以平稳完成考核体系的过渡;也有少数公司一步到位进行转型。
价值目标的传导:价值目标的确定、分解以及过程监控。
由于价值涉及到规模保费、产品结构、费用、继续率等多项关联指标,在确定价值目标时,需要不同部门共同参与,并与其他目标联动。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公司在确定价值目标时,会同时提供目标实现的可能方案,包括保费规模、产品组成、费用控制等。
价值目标作为公司整体价值的衡量,如何将其分解到各级机构存在着一定难度,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在不同层级机构间完成有效传导。实践中,较为有效的方式是根据价值驱动因素,将价值目标分解为扩大规模和提升价值率,其中提升价值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优化业务结构、增强业务品质和完善费用控制等。通过对价值目标的分解,有效地将总公司层面的整体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分支公司及销售渠道。
过程监控是价值目标传导的另一重要组成,是对关键绩效指标执行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分析。综上所述,实际价值的计算较为复杂,目标的达成情况有时不太容易及时跟踪;所以公司在日常管理中需要采取监控保费、继续率等相关指标的方法并加以分析,以检测价值目标的实现情况。
价值激励的实施:主要是将人力成本的配置与价值目标的达成情况挂钩,理想的情况是将公司总体人力成本与价值挂钩,但由于固定人力成本受到人员编制、薪酬水平定位、社保福利基准提升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且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价值转型过程中,很难完全将固定人力成本的确定与价值挂钩。比较稳妥的方式是将变动人力成本与价值进行挂钩,比如,根据分公司年度价值目标的达成情况,核定该公司年度奖金总额。
此外,也可以建立公司整体人力成本与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作为公司整体人力成本的监控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