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面对业绩和形象的双重挑战,保险行业转型的加速,保险中介公司借助精算管理突破政策瓶颈,加强企业内部销售管理和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精算师是处理风险及不确定性的金融风险的商业性职业。在英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精算的发展对于保险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在中国,保险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也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几个主要的保险市场之一。然而,中国保险业在享受了很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的红利后,2011年出现了第一次保费的负增长,2012年也有4个月的寿险保费增长为负。世界整体经济大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改变,势必会越来越影响到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财产险的保费仍然在高速增长,责任险与农业险也越来越成为保险业关注的话题,产品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市场的不断开放,保险公司需要越来越多地思考怎样才能在这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怎样才能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市场中做到与别人不同?怎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充分利用数据和信息管理风险
精算管理是保险公司实行产品定价、准备金计提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随着“产销分离”的大趋势,保险中介公司将越来越多地掌握市场信息与数据,也同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中介公司需要充分利用手里的数据和信息,运用精算管理加强企业内部销售管理和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根据公司运营情况,组织开展保险欺诈防范、资产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与规避工作,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和根据集团业务开展情况,为公司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专业建议。
精算定价能够帮助保险中介公司提高渠道、经销商、保险代理的价格竞争力,帮助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俗话说“定价定天下”。保险中介公司,相比较单一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保险中介公司可以代理各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而保险公司只能销售本公司的产品。保险公司作为产方,保险中介公司作为销售方,保险中介公司的各类产品就如同保险超市,需要精算定价进行价格管理。保险产品与一般的实物产品不同,销售的是风险保护,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风险管理。保险公司作为产方,就风险识别、风险定价、风险配置、风险控制等已开展一系列风险管理工作。保险中介公司作为销售方,同样需要就风险定价有更多的认识,在同质保险产品的情况下,对不同区域、不同渠道、不同人群的销售情况进行风险定价统计分析,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等等,例如人身险产品、续保率等一系列因数,将影响保费销售收入。
通过精算管理定价
保险中介公司需要精算管理去进行风险定价,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保险中介公司如同保险超市,拥有不同品牌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而且大多数保险产品是同质产品。不同品牌保险公司的同质产品,由于各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不同,以及品牌优势不同等等,各保险公司同质产品的风险定价亦是不同。我们可以设想,作为销售公司,如果同时拥有平安和某一不知名A保险公司同质产品,如果A不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正常情况下,渠道没有任何理由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销A保险公司产品,必定需要利润的驱动。
因此,保险中介公司必须对于风险定价具有充分的认识。尤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公司的价格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更好地维护现有渠道和拓展新渠道。因此,保险中介公司需要精算风险定价强势介入,分产品、分售后服务、分品牌、分区域、分渠道,对产品进行整合管理、风险定价。
例如根据消费人群的潜在需求实行品牌分类,可分为一、二、三线等品牌进行定价,一线品牌,如老三家保险公司(人保、平安、太保),由于其长久以来在消费者中所形成的品牌优势,在特定消费人群所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同质产品的风险定价,即使渠道分销价格略为低于或低于其他品牌的产品,亦能在市场中保持优势。二、三线品牌的产品,亦有其另类优势而满足其余的消费人群,例如同等保费下,保额更大等。由此类推,根据各类品牌的不同优势,各家保险公司可进行有效分类。实际上,由于公众认可度不同以及各种实际存在的市场情况,对于保险中介公司而言,产生最大利润的保险产品往往在二、三线品牌保险公司,因此保险中介公司更需要精算管理进行有效的产品精算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