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保险中介集团化政策有利于推动保险中介产业升级。保险中介集团应实施产业整合战略,借助金融资本推动保险中介产业整合;实施技术创新战略,通过信息技术引领保险中介产业商业模式变革,有效融合资本和技术要素,使资本和技术成为保险中介产业集团长期稳定的增长动力。笔者建议,从投融资、技术创新和混业经营方面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的扶持,以发挥其在引导保险中介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我国保险中介产业结构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走向终结,劳动力资源供给逐渐由过剩转为稀缺。资本积累持续增加,资本要素回报率不断降低。我国经济体中的资本和劳动力比率由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保险中介产业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刘易斯拐点”时代到来
我国的保险中介产业很大程度依赖于劳动力资源。2011年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4家。第一,全国保险代理市场“小、散、乱、差”。2011年,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32家,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791家,实现业务收入81.53亿元,同比增长29.23%。另外,全国兼业代理机构195518家,其中银邮类、车商类、交通运输类和其他类分别为140322家、25282家、7192家、22722家。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3357037人,同比增加59251人。第二,全国保险公估机构实现业务收入13.64亿元,315家保险公估机构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目前,全国保险公估业务很大部分是车险公估业务。车险公估技术含量低,具有典型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属性。第三,全国保险经纪机构416家。
近年,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趋势,对我国保险中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很大的挑战。
(二)资本积累持续增加,资本要素回报率逐步降低
我国的经济改革发展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足的比较优势,资本得到迅速积累。不论是GDP的总量还是GDP的增长率,都保持高位的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中介产业的资本积累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资本初具规模,资本回报率逐步降低。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产业的资本不断积累壮大。以2011年的数据看,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4家,注册资本110.71亿元,总资产170.94亿元,实现业务收入150.65亿元。第一,2011年保险代理机构实现业务收入81.53亿元,同比增长29.23%。第二,2010年底全国保险公估机构注册资本金达9.13亿元,总资产达13.74亿元。2006年全国保险公估业的营业收入是4.33亿元,到2010年底全年营业收入达11.62亿元。全国保险公估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2.68倍,是保险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2011年,全国保险公估机构实现业务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12.17%。全国315家保险公估机构,盈利总额仅有4485余万元,资本回报率不足5%,行业盈利水平逐年下降。第三,全国保险经纪机构416家;实现保费收入380.10亿元,实现业务收入55.48亿元,同比增长26.21%。
国外保险中介集团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国外,保险中介(Insurance Broker)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已逐发展成为成熟的、富有影响力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保险中介行业共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上市企业中排名前五的企业MARSH &MCLENNAN、AON CORP、ADMIRAL GROUP、WILLIS GRP HLDGS和JARDINE LLOYD TH市值占整个行业的94%。市值排名第一的MARSH &MCLENNAN(下文译为“麦理伦公司”)市值超过120 亿美元。国外保险中介机构在所在经济体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亦经历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完成了由单一业务品种向多元化产品的发展,壮大成为企业集团,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保险中介集团很有借鉴意义。
麦理伦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在风险控制、战略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全球性的专业服务公司,总部在美国的芝加哥。公司成立于芝加哥大火灾后的1871年,初衷是分散巨灾风险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经过130多年的发展,麦理伦公司现己成为了全球性的全能型的金融服务机构。截至近年,麦理伦公司总资产超过150亿美元,全职员工超过5.2万人,为全球100多个国家提供专业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经纪金融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趋势,麦理伦公司对其业务结构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根据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确立了自己的业务合组织架构,现将全部业务整合为风险与保险服务、咨询、风险咨询与技术服务三个部分,并通过旗下5家子公司来提供相应服务(详情见配表)。
集团化政策助推保险中介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保险中介产业“小、散、乱、差”。“刘易斯拐点”时代到来,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同时,资本要素越来越充足,使得资本回报率不断下降。我国保险中介产业面临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以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看,经济体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变化,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变化“基础设施”,助推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到与要素禀赋相适应水平。
2011年秋,保监会制定出台了《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试行)》,推动保险中介集团化政策。随后,保监会又推出了保险中介集团化政策和系列“限劣扶优”政策。第一,对现有“散乱差”机构“关停并转”。保监会要求,除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以及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银行邮政企业、保险公司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以上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全国性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申请继续受理外,暂停其余所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设立许可。新门槛即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从1000万元抬高至5000万元。按照“堵疏结合、退进并举”的原则,清理整顿的同时积极推动保险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第二,让产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保监会推行保险中介集团政策,批设成立保险中介集团。2012年5月,保监会批复设立了中国首家保险中介集团民太安保险公估集团。
从民太安的批复情况来看,保险中介集团的业务范围扩展为以保险公估公司及其他保险中介企业为主的投资、管理,对集团内部企业的支持性服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投资业务和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保险中介集团的营业范围在之前基础上迅速扩大,其市场规模、市场空间和风险分布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允许相关投资管理业务。这使得企业投资、并购业务和产业整合成为可能,有利于资本适度地向其他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产业移动,为保险中介产业的加速资本集中、加快资本积累创造了条件,为保险中介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产业升级的过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将不断上升。保险中介集团的资本壮大、市场空间的扩大,保险中介集团具备抵御因自主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带来的风险的能力,为产业持续引入新的、更好的技术,推动保险中介集团自主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保监会推行保险中介集团化政策顺应了我国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有利于我国保险中介产业升级,为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更加广阔的空间。
对保险中介集团发展的政策建议
产业升级不仅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还取决于基础设置是否做出了相应改进。保险中介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建议政府应当对保险中介集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一)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投融资的政策支持
保险中介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保险中介集团借用金融资本,推动行业的并购重组,加速资本集中,从而加快资本积累。建议政府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的资本支持,确保保险中介集团具备充足的资金,加快其资本积累,加快行业的资本集中,发挥保险中介集团在保险中介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主导作用。第一,通过免税、减税、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扶持和绿色通道等形式,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的融资支持;第二,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财务投资活动的资金支持;第三,放宽保险中介集团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限制;第四,建议中国证监会加大政策支持,允许条件较好的保险中介集团进入资本市场,通过社会资本融资活动扶持保险中介集团的壮大发展,从而加快保险中介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二)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保险中介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保险中介集团大力发展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借助信息技术的突破,引领行业的变革,引领商业模式变革。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保险中介集团乃至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的技术支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民族保险中介集团。第一,通过专项资金扶持、高端技术人才补贴等形式,鼓励保险中介集团引入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启动一批自主创新的研发项目,激励保险中介集团的创新发展;第二,通过专项资金扶持产学研模式,鼓励保险中介集团与尖端技术院校和研究所合作,激励保险中介集团“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第三,鼓励保险中介集团发展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发扬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通过财务、人才等系列补贴措施,激励保险中介集团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第四,建立系列制度体系和政策扶持,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混业经营的支持力度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重要发展趋势。2012年11月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保险机构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项政策将放行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参与基金销售业务,改变商业银行在基金销售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银监会也拟向保险中介开放资信评级业务。建议政府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加大混业金融的推进力度,加强对保险中介集团进入金融业各领域业务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保险中介集团在推动金融市场繁荣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