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物流系统的风险分析

邱剑(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而关于物流系统风险分析的研究非常欠缺,物流系统中的可保风险和物流保险的研究也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物流市场的充分调研,探讨了我国物流系统的风险特征、风险类型和各节点的具体风险情况,且对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中的可保风险进行了分析,为物流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物流系统;风险分析;可保风险
    [中图分类号]F840.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8)07-0059-04
    Abstract:The logistic industry has seen exponential growth in recent years, but research on risks of this industry is quite scarce and research on insurable risks in logistics and logistic insurance has just started. The paper elaborated on risk features, risk types and specific risks at different processes in the logistic industry. It also made an analysis on insurability for logistic insurance and logistic liability insurance,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risk control for logistic enterprises.
Key words:logistic system; risk analysis; insurable risks

物流是指货物实体在空间上由供应地向接收地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物流又是{节点,连接器,资源}三合一的集合,物流网络是指由众多节点、连接器相互交叉联通的一种资源流通网,物流过程是资源在节点和连接器构成的网络中进行流通分配的过程,是具有内在关联的物质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过程。众多节点包含起止节点和中间节点,其中起止节点指各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包括各个生产工序)、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中间节点按其功能划分有转运型节点,如铁路车站、水运码头等;储存型节点,如仓库、货栈等;流通型节点,如物流基地配送中心等;以及综合型节点。连接器指仓库、集装箱、托盘、储运罐、输送带、辊道、铁路、公路、管道、航道、河道、飞机、船舶、火车、运输车辆等等;资源指生产或消费用的原材料、附料、燃料、半成品、生产副产品、产品等。这种“流”与“流动”,实际上是物质流在供产销流程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实体与事件。在物流系统中,同时存在着物流、资金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一、物流系统的风险特征
第三方物流企业最初只提供了仓储和运输服务;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物流企业随后又提供了诸如配送、流通加工、保税、通关等增值服务;应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发展要求,物流企业演变发展还提供了集运存货管理、分拨服务、加贴商标、订单实现、交货、分类以及包装等服务内容;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进一步给供应商或采购方提供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其他服务,物流企业为了在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更重要的是帮助客户按照客户的经营战略去策划他的物流。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经营内容如图1所示。
物流企业的经营体系就是由一些相互独立但又有某种联系的相关活动构成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时间和空间的连续集合体中,物流系统的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函数的连续自变量,损失是风险事故函数值域中非零值的间断点(奇点)。这种风险存在的连续性与损失的间断性,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动态风险与静态风险一体化
全部物流活动是资源在节点和连接器构成的网络中进行流通分配的过程,物流过程由许多移动过程和停顿静止过程组成,因此资源(货物)在物流过程中既有移动过程的动态风险,又有停顿过程的静态风险,动态风险与静态风险呈现一体化的特征。
(二)多种运输方式下的风险一体化
运输按其协助程度可分为一般运输和联合运输,如汽车运输、火车运输等为一般运输,铁海联运、公铁联运、公海联运等为联合运输。多式联运是联合运输的一种现代形式,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现代运输方式,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
[作者简介]邱剑,工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图1物流企业的经营内容
营人将货物进行“门到门”的运输。在实际物流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货物开始采用联合运输方式,以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获得最佳效益。联合运输,特别是多式联运使货物在多种运输方式下的风险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而不是分段运输方式下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分段式的风险。
(三)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一体化
物流运作过程中货物运输既面临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这类客观风险,又有可能遭遇由于承运人或其他关系方的责任造成的主观风险。特别是在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的统一管理下,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呈现一体化的特征。同时由于物流过程中货物的状态与运输方式完全由物流活动主体安排控制,不得不受到人的影响,人的行为主观风险也被称为社会风险,因此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一体化也被称为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一体化。
(四)直接风险与间接风险一体化
由于火灾、爆炸、货物灭失、错发错运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第三方伤亡或损失,这时的风险就是直接风险。如果货物灭失、损坏或延误造成了收货方不能按期收货的违约损失或预期的利润损失,这样的损失不是物流活动的直接必然后果,属于间接损失,导致间接损失的风险就是间接风险。因此,物流运作过程既存在直接风险,同时又存在间接风险,呈现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一体化特征。
(五)违约责任风险与侵权责任风险一体化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享有提起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的选择权。如物流事故的受损方与物流经营人签署了合同,受损方可以依据合同追究物流经营人违约责任。此类相关合同往往是严格责任制的,而且受损方还面临有关事故难以举证等难题,因此受损方一般采用违约责任索赔。如果物流经营人的侵权行为比较明显,或受损方与物流经营人没有合同关系,则物流经营人面临的便是侵权责任风险。因此在物流责任风险中呈现出违约责任风险与侵权责任风险一体化特征。
二、物流系统的风险分析
(一)物流系统的整体风险分析
1.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1)自然风险和意外事故
主要指由不可抗力引起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如雷电、冰雹、暴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陷、突发性滑坡、泥石流、火灾、爆炸。这类风险虽然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带来的后果和影响都比较大,对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比如受台风侵袭,发生暴雨时造成财产水浸损失;仓库内存放的易燃物发生火灾事故等。这些事故都会对物流企业的恢复生产和经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2)人为风险
包括物流企业的经营者、雇员和承运人在进行经营和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因疏忽或过失行为引起的风险。比如仓库管理人不慎点燃火源引起火灾事故等。损失结果要么是物质损失,要么是法律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这类事故与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有关,发生的概率较为频繁,即使在管理严格的企业,也难以避免。因此对人为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日益成为现代物流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2.按风险的对象分类
(1)物流企业的财产风险
物流企业的财产风险包括资产和权益风险。
企业资产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具体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即实物资产,可以分为不动产和动产两大类。
在物流企业经营的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存在风险,一旦发生风险事故,物流企业的上述资产都将可能遭受物质本身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如仓库、仓库内设备设施、办公用品、自有车辆、运输途中的货物,也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其无形资产的损失。
企业财产权益的范畴比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更宽,主要包括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担保合同权益、委托合同权益、租赁合同权益、代理合同权益等,这些权益有可能会给物流企业带来财产损失和责任损失。
(2)物流企业的责任风险
除了上述物质损失之外,由于合同而产生的各种法律上应负的合同赔偿责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货主对货物的直接损失进行索赔;货主对货物的间接损失(包括劳务费用、利息、利润损失、清除残骸成本、公估人费用等)进行索赔;支付第三者责任(如货损、人员伤亡等);因自身错漏和疏忽需承担费用、税收和罚款。
物流企业经常可能遇到下列具有代表性的责任风险,包括因公众利益或损害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公众责任风险、职业责任风险,因信托关系而产生的责任风险、保管责任风险、雇主责任风险、第三者责任风险等。
(二)物流系统的节点风险分析
1.运输服务的风险
运输服务的风险主要指为了保证运输工具的安全、被运输货物的安全和第三者安全而存在的风险。当物流经营人将货物运输任务交给专门的承运人承担时,物流经营人的责任风险主要来自向承运人转嫁风险的不确定性,此外,承运人还有未能及时准确交付的风险。
2.装卸搬运过程
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需要检验、维护、保养而进行的装卸活动,如货物的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使用的装卸机械设备有吊车、叉车、传送带和各种台车等。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装卸搬运活动频繁发生,因而是产品发生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仓储服务的风险
在仓储服务环节,需要保证仓库的安全和受托管货物的安全。物流企业需将货物进行安全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负有拆并柜、货物控管与追踪的责任,服务对象和关系方众多,涉及的风险范围比较广,如火灾、被盗、仓库损坏、进水、通风不良、没有定期整理和维护等。
4.配送服务的风险
配送服务通过存储、分拣、简易加工、包装、分割、组配、集散作业来实现,保证了物流的经济性、时效性和专业性,是物流企业增值服务的体现。出于服务的多样性和标准化之间的矛盾,使物流企业面临着如下潜在风险:货物因包装不善或组配不当引起的事故和损失;由于延迟或错误交付引起的费用和损失;由于上述事故引起的后果损失或营业中断的损失;由于上述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或法律费用。
5.货代服务的风险
货代服务是物流企业仓储服务的延伸和扩展,是物流企业支援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先进的电子化管理手段,代理客户报价、接载、报关、制单,为客户提供查询信息、货物追踪及进口清关、提货、陆路运输及金融代理服务,将服务的范围延伸到全球。
三、物流系统中可保风险的探讨
(一)现代物流中的可保风险
一般来说,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来分类,物流企业的风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见表1)。
物流企业的风险类型
表1
概率
损失[]概率低[]概率高损失小[]风险最小类型[]风险较小类型损失大[]风险较大类型[]风险最大类型一般来说,这四种风险类型中只有风险较大类型才是可保的风险类型。现代物流中的可保风险主要有:
1.生产活动的风险。生产过程也是实体在变化和流动的过程,这其中存在着由于非故意的人为或客观因素造成生产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即使物流无法按时按质正常运转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如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损坏、生产场所因遭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损毁等等,造成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2.运输和搬运活动的风险。现代物流其物理性位移变化很大,可以是一个城市内,一个国家内各城市、各地区之间,还可以是跨国的物流运输活动;运输管理的差异性,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多样性,导致了风险的复杂性。其主要风险包括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及某些非故意的人为因素引起的损失。
3.储备和库存活动的风险。不论是原材料、附料、燃料、半成品,还是生产副产品、产成品,当其被作为存货进行储存时就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仓库存储的损失风险,例如火灾、水灾等,对存货的危害性非常大。存货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存货对仓储条件和存货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当的库存管理也会形成仓储损失风险。
4.配送活动的风险。是否能及时、按量、保质地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是配送所面临的风险,这将影响到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造成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在货物的配送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货物损毁;非故意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时间、数量、质量无法保障,以及人为的因素、特别是存在骗货和骗取货款的风险,对物流业会造成重大冲击和经济损失。
5.其他服务活动的风险。物流就是一种服务,现代物流强调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要具有高超和不断改善的物流能力,要有能实时地监督物流的动态信息系统,及时识别所有出现和潜在的物流作业障碍,即物流中的风险,并在向顾客提供的物流服务可能失败之前采取有效行动,提前通知顾客,或在失败之后有能力减轻因物流服务失败给顾客造成的损失,以保证现代物流所强调的物流服务衡量标准,即可得性、作业表现的及时性和缴付一贯性、服务可靠性。
(二)物流货物保险的可保风险
根据风险性质的不同,物流保险一般分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物流货物保险及其附加险主要是针对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而开发的产品,作为传统货运险的替代或补充;物流责任保险及其附加险是针对第三方物流方式开发的产品,作为专业经营物流业务的物流公司实现风险转移的手段。
物流货物保险的可保风险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在货物采取海、陆、空等方式进行运输时的运动状态下,其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交通事故、偷窃抢劫、以及装卸搬运不当等意外事故;另一方面是在货物进行存储、加工时的静止状态下,其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物流货物保险具体的可保风险范围为:
1.保险标的在物流运输、装卸、搬运过程中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包括:火灾、爆炸;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运输工具发生碰撞、出轨、倾覆、坠落、搁浅、触礁、沉没,或隧道、桥梁、码头坍塌;碰撞、挤压导致包装破裂或容器损坏;符合安全运输规定而遭受雨淋;装卸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进行装卸、搬运;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
2.保险标的在物流储存、流通加工、包装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
(三)物流责任保险的可保风险
物流责任保险的可保风险主要指物流业务受托人的法定责任部分,包括违约与侵权责任,主要来自交通事故、偷窃抢劫、装卸搬运不当、物流业务分包人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事故等情况下,物流业务受托人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失和有关费用的赔偿。具体见表2所示。
物流责任保险具体的可保风险范围为:
1.火灾、爆炸;
2.运输工具发生碰撞、出轨、倾覆、坠落、搁浅、触礁、沉没,或隧道、桥梁、码头坍塌;
3.碰撞、挤压导致包装破裂或容器损坏;
4.符合安全运输规定而遭受雨淋;
5.装卸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进行装卸、搬运。
总之,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需要重视物流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物流业应该加紧建立风险预警体系、风险有效转移体系和风险事故紧急处理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
物流责任保险的可保风险责任范围
表2
赔偿
性质[]物流
环节
风险因素[]运输
过程[]装卸
搬运
过程[]仓储
过程[]配送
过程[]包装
过程[]流通
加工
过程[]信息
服务
过程造成
货物
直接
损失[]自然灾害致损依法应承担的责任[]×[]×[]×[]×[]×[]×[]×意外事故(含盗抢与交通事故)[]√[]√[]√[]√[]√[]√[]√疏忽过失[]√[]√[]√[]√[]√[]√[]√员工故意行为[]×[]×[]×[]×[]×[]×[]×造成客
户间接
损失[]错发错运致运费增加[]√[]√[]√[]√[]√[]√[]√延迟到货[]×[]×[]×[]×[]×[]×[]×造成第
三方伤
亡或损
失[]意外事故[]√[]√[]√[]√[]√[]√[]×疏忽过失[]×[]×[]×[]×[]√[]√[]×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粟榆.物流企业财产和责任风险保险[J].交通企业管理,2006,(12).
[2]邱剑,赵明岚.制造业物流完善之路[J].物流技术,2004,(7).
[3]马天山.博士论文: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J].长安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05,(4).
[4]本刊编辑部.深圳物流保险酝酿“变脸”——物流综合保险正在研发中[J].物流与采购,2006,(4).
[5]李力军.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中国物流责任保险研究——中国物流责任保险实践与探索[J].内部资料,2006,(10).
[编辑:施敏]保险研究2008年第7期三农保险INSURANCE STUDIESNo.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