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风险防范探析
兰东娟1 宋军刚2
(1.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忻州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随着保险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保险投资资金的不断增多,使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逐步成为国内保险机构扩展投资领域、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但与境外投资高收益相伴的是不容忽视的高风险,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级债风波演变为百年难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形势风云突变,对外投资形势日趋严峻,我国保险资金对外投资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保险业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保险监管方式、内部风险控制、资产负债匹配、投资比例限制及投资人才储备等方面提出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风险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境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9)01-0091-05
2007年7月《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为我国保险机构进行境外投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机遇。然而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如何有效防范境外投资风险,切实提高投资收益,已成为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现状
我国2007年修订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为国内保险机构进行境外投资拓宽了投资范围,提高了投资比例,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保险资金范围,从固定收益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产品,支持保险机构自主配置;二是将投资市场从香港扩大至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成熟资本市场;三是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总额提高至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
截至2008年8月,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达3.04万亿元①,据此测算,我国约有4 560亿元保险资金可以进行境外投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的修订及完善,极大地激发了国内保险机构的境外投资热情。中国平安于2007年以18.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38.74亿元)的收购价成为富通集团最大单一股东;中国人寿也于2005年11月3日获准进行境外投资,并已投资于建行股份。2006年中国人寿全额认购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发设计的美元定向债券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保险机构加大境外投资额度,以及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急剧动荡,对我国保险资金的境外投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产生巨大的风险。
(一)投资决策风险
投资决策风险是指保险公司因缺乏对境外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有效风险评估,致使境外投资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要求对风险严格管控,决策者正确的决定可以使得保险投资取得可观的收益,但其不当的决策则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灭顶之灾。中国平安于
2007年以18.1亿欧元购买富通股票后,在今年遇到的金融危机中造成严重的投资损失,2008年10月18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其亏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富通集团的约157亿元的投资损失,至2008年10月17日,平安对富通的绝对亏损额已经超过228亿元,亏损额度超过90%③。境外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已成为影响保险机构境外投资的最大因素。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境外证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起市场价格变化而造成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市场条件如利率、市场流动性、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以及投机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市场风险主要是会导致证券价格的下跌,从而给保险公司投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而且市场风险很难通过证券组合的策略来消除或者降低,风险预测的难度较大。今年以来由美国次级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具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该公司投资美国的次级房地产债券和其他债券达到其投资总量的20%左右④,海外投资比例远远高于日本保险行业的1%~2%的比例。由于该公司漠视投资海外市场的市场风险,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于2008年10月10日宣布经营失败,进入破产程序。大和生命保险的倒闭,充分说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仅需要境外投资的技术,更需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方能有效保证资金的安全。
(三)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指保险公司在境外投资中,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变化。影响汇率变动的一般经济因素有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等因素。近几年来,保险公司通过境外上市、吸引外资参股以及外汇资金注资,使得保险公司的外币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15.65%,造成了保险公司的外币资产大幅贬值⑤。如中国人寿2008年3月份斥资2.6亿美元,以44美元的发行价购买680万股VISA股票,于今年9月份前以70美元左右的价格全部卖出,此项交易为中国人寿带来的直接收益超过1.3亿美元⑥。若没有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远期交易等相应措施,则在短短的6个月期间,仅由于汇率的变化,中国人寿的美元投资收益就会贬值3.87%⑦。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境外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和防范因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减少的风险。
(四)政治或政策风险
政治风险或政策风险主要指由于有关政策或政府行为的变化而带来的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如战争、内乱等投资国政治环境的动荡、权力阶层的更迭及恐怖主义危险等。从国际投资的角度看,金融政策的改变、对外资鼓励条件和优惠措施的调整等都可能对保险公司境外投资收益带来不确定性。因而,保险公司在进行境外投资时须考虑到政治和政策风险。
(五)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性所带来的保险公司境外投资收益变动的风险,是保险公司在境外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保险公司境外投资的债券、股票以及其他各种固定收益的资产等都会遇到利率风险。当利率上升时,一方面保险公司投资的境外固定利息债券价值下跌,收益下降,长期资产大幅缩水;另一方面替代效应导致保险业务量萎缩,可进行投资的资金减少,同时如果利率持续调高,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大量退保,现金流出加快,保险公司甚至不得不折价销售部分资产,使财务稳定性和偿付能力受到影响。当
①资料来自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管理委员会网站 http://www.circ.gov.cn/Portal0/default61.htm.
②资料来自于中国人寿2006年中期业绩报告。
③资料来自于《中国保险报》2008.10.18第3版。
④资料来自于《中国保险报》2008.10.17第5版。
⑤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的中心汇率为1美元=8.11元人民币。截至2008年9月10日,中心汇率为1美元=6.84元人民币。
⑥资料来自于2008.10.15《新京报》。
⑦3月份人民币汇率为1:7.1058(美元/人民币),9月份人民币汇率为1:6.831 1。利率下降时,虽然部分境外固定利息债券价值上升,收益增加,但保险公司需要计提的责任准备金会增加,再加上到期资产和新增业务资金,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再投资压力;与此同时,原有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如果过高,还有可能造成巨额的利差损。因此,利率的变化会打破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匹配均衡,使保险公司的经营和偿付能力带来风险。
(六)人才匮乏的风险
目前我国已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再保险、华泰保险、平安保险、太平保险、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九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但由于我国保险机构进行境外投资是一项刚刚起步的业务,并且我国保险业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再加上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的理念,使保险公司在选人、用人方面机制僵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使有限的保险人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合格的境外投资专业人员严重匮乏,直接影响到保险机构境外投资决策的质量。
二、防范保险境外投资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保险境外投资行为的外部监管
保险境外投资行为是保险监管部门监管的重点,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监管:
1.完善监管报表填报制度
英、美等国家对保险公司均以法律形式规定其特别会计处理方法,以保证保险公司在报表中对经营状况做出充分披露。建议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保险会计准则和精算准则,为我国保险公司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与方式、保险报表的内容和填报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完善监管报表填报制度,有利于保险监管部门及时获取保险投资的第一手资料,加强保险投资风险的评估、预测和监控,进而保证保险境外投资的安全性。
2.加强境外投资的信息披露
与国外保险业的高效率通畅的信息交换渠道相比,我国保险业存在着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市场摩擦增多,市场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保险监管部门应对保险公司进行评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定期公布经营状况及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组合情况。通过综合考察保险公司经营情况,检查其信息披露的准确度与资金境外运营的情况,对保险公司进行客观、公正的资信评估,并定期在媒体上予以公告。由此可以让社会各方面了解保险公司经济效益和资信情况,减少信誉风险和管理风险。
3.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力度
国际保险监管经验表明,行业自律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保险行业组织的监管有利于完善保险投资监管体系,强化保险境外投资行为的安全性,提高我国的保险投资效益。但我国保险业由于中介自律组织缺位,保险监管只能把很多微观层次的问题依靠宏观来监管,而像风险防范、偿付能力、风险预警等重大问题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提上重要日程。所以建议监管部门适当授权,促使保险行业协会发挥其应有的自律作用,保险监管部门则集中精力加强保险市场监管的关键工作。
(二)建立保险机构境外投资风险内部监控体系
保险机构境外投资风险内部监控体系是指保险投资部门为了减少风险控制存在的间接性和滞后性问题,强调保险公司对自身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建立多层次和多部门的风险管理和监控体系。
我国保险境外投资内部监管一方面是对境外投资决策的程序化和规范化进行监控;另一方面是对境外投资决策的监督,投资决策应当建立在专家和专业机构确定的投资风险评估分析基础之上,同时对资金调度、投资策略、资产分配、资产管理采取专业化管理。根据保险赔付情况决定的境外投资期限长短,以及公司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力的不同,安排相应的境外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调整资产结构。保险境外投资风险的内部监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保险公司从公司内部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决策风险,增加保险境外投资的安全性,提高保险投资绩效。
(三)借助专业投资咨询机构,做好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
保险公司应在投资前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但是保险公司对投资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外汇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的规定了解不够充分,对其变化了解不够及时,从而造成投资决策时信息不充分。因此,需要借助境外投资中介服务网络为保险公司提供国外市场信息的咨询服务和必要的技术帮助。在海外,出现了一批专为企业海外投资服务的大型咨询公司,如美国最大的汉密尔顿咨询公司始建于1914年,拥有1 500名咨询人员,其中世界知名专家达200多人,他们的服务明显提高了客户海外投资的效率。如在中国人寿投资VISA的成功案例中,优秀咨询公司的作用功不可没。为减少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成本,我国可考虑由掌握着大量信息资源的商务部等境外投资管理部门,在政府指导、支持下,建立一个市场化的境外投资风险评估和咨询机构,为保险公司等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服务,降低保险公司境外投资面临的政策风险。
(四)运用资产负债管理思想,进行货币匹配管理
我国保险外汇资金来源主要有外资、合资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和外汇运营资金,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吸收的外资股份,外币保险业务积累的外汇资产,以及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上市募集的股份。对于保险公司利用外汇资金进行境外投资时所必须面对的货币兑换带来的汇率风险,保险公司根据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的经营管理原则,制定相关的投资策略,谋求资产负债在货币方面的匹配,从而达到防范汇率风险、获得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如可根据未来将向被保险人支付什么样的货币来确定持有什么货币的投资,这样就可以避免未来赔付时面临的货币兑换带来的风险。
(五)加强保险境外资产组合配置
正如投资者一直以来尊崇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准则,保险公司在其境外投资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个最基本的黄金法则。由于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资金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就是负债性,使得保险公司比其他行业更加重视资产负债比例与偿债能力,保险资金的保值与增值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保险公司可通过境外资产组合配置来克服境外投资风险。
1.通过资产组合配置分散风险。保险公司可通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资产组合配置来有效分散系统性风险。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出现投资收益下跌时,可通过其他国家市场的收益上升来化解投资单一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境外投资回报率。
2.多币种投资和汇率避险操作相结合。保险公司可投资于全球多币种市场,这样不仅可有效降低投资单一币种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还可分享澳元、加元等比人民币走势更好的货币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
3.保险公司还可通过一些外汇远期合约、期权交易、掉期交易以及货币交换等衍生工具来进行汇率的避险操作。但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需要一定的成本,有时成本还会很高,并且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境外投资时要谨慎使用衍生工具。
(六)严格限制各种投资渠道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比例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资金投资对象主要包括:流动性管理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以及包括衍生工具在内的其他投资。这个规定并未对各种投资渠道进行投资比例和投资规模的限制。笔者认为,对于各种投资渠道应明确规定投资的规模和比例,尤其是一些风险较大的工具如股票、衍生金融工具等应规定严格的规模和比例限制,才能有效地防范境外投资的风险。如美国保险公司在进行外币计价的证券时,会普遍使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但美国保险监管机构对衍生工具的使用规定非常严格,保险公司只能进行简单的衍生工具的使用,这种规定就是为了减少在使用衍生工具时带来的风险,稳定投资收益。
(七)加强境外投资人才的储备
保险境外投资目前的现状是保险外汇资金不断膨胀,投资渠道开闸加速,而保险公司境外投资人才频繁告急。在保险投资已经成为考核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境外投资将成为提高保险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境外投资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境外投资队伍。这些境外投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投资理论和实践技能,而且要能把握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要有过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保险资金进行境外投资面临的一系列风险。结合目前保险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来看,可考虑选派一些投资人才到国外知名的投资公司进行培训和实践,提高他们投资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或者保险公司可考虑与境外的投资公司合作进行境外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如中国人寿与美国最大的上市资产管理公司——富兰克林坦伯顿在香港成立了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富兰克林坦伯顿在人才、技术、经验和系统方面的优势会迅速增强中国人寿境外投资的实力,提高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徐光润.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政策初探[J].保险研究,2005,(4).
[2]陈峥嵘.保险资金运用的防火墙[J].中国保险,2005,(3).
[3]李韶辉.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作开闸[J].保险话题,2004,(10).
[4]金丽红,黎霞.当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5,(6).
[5]中国人寿2006年中期业绩报告.
[6]《中国保险报》2008-10-18,第3版.
[7]《中国保险报》2008-10-17,第5版.
Abstract:The size of insurance funds keeps growing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Overseas investment gradually becomes an important investment channel for insurers in order to increase investment return. However, high return is accompanied by high risk in overseas investment.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8, as the subprime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 escalated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experienced a dramatic change, and the insurance funds are facing with a grave situation in overseas investment. This paper used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o analyze risks in overseas investment for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It also proposed on specific measures to be taken in terms of regulation methods, internal risk control, asset liability matching, investment percentage limits and investment professional recruiting to managing overseas investment risks.
Key words:overseas investment; risk prevention; investment returns
[编辑:沈雨青]